今年以来,县民政局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全面推动社会救助由单一物质救助向“物质+服务”综合救助模式转变,把关爱和温暖送到困难群众心坎上。
一是注重救助与慈善、社会工作、志愿服务有效衔接,为困难家庭发放春节慰问金35万元,为110名大病对象实施临时救助41万元,为3500户困难家庭购买“江苏医惠保”55.16万元。委托第三方社会组织为3.86万名高龄困难失能老人提供上门照料服务22.28万人次,切实满足困难群众多样化救助需求。
二是扎实推进“情暖童心·相伴成长”公益项目建设,打造“联系交流+走访探视+落实政策”关爱模式,为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提供日间照料、家庭教育、心理疏导、精神关爱、社会融入等系列服务。一季度,已组织开展普惠性关爱服务活动26场次,惠及困境儿童、留守儿童2100人次。
三是依托民政精神卫生康复照护中心,为特困精神障碍患者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照料护理、康复、医疗救助等服务。同时,对社区及周边辖区内精神障碍患者提供康复训练、服药指导、心理康复、团体活动等康复服务。1-3月,实施康复训练服务360人次、服药指导服务30人次、心理康复服务40人次。
四是设立“社会救助综合服务窗口”,实行“先行救助、后置审批”,进一步简化申请程序,缩短受理时限,实现“一站式”服务,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下沉镇村(居),主动服务群众,年均开展政策解读20场次,入户调查18200人次,实现社会救助“一户一档”。深入开展民政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严肃查处“关系保”“人情保”等行为,让社会救助更加公平、公正。(荣超)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