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省定经济薄弱村帮促投入形成帮扶资产管理机制”被纳入2025年度全省重点农村改革事项后,沭阳从“清、增、严”三方面聚焦用力,打好组合拳,当好新时代帮扶项目资产“大管家”, 有效推动帮扶资产保值增值,为改革试点筑牢根基。
一是全面核查,实现帮扶资产家底清。为确保全县165个经济薄弱村帮扶资产实现“底数清”“产权清”“主体清”,沭阳在帮扶资产摸排的基础上,对经济薄弱村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的帮扶资产进行全面核查,坚持“账实相符、权属清晰、责任明确”原则,通过查阅台账资料、系统核对和实地走访等方式,厘清产权归属,明确管护职责,登记台账管理,建立帮扶资产“有人管、有钱管、有机制管”的工作体系。截至目前,165个经济薄弱村共有帮扶项目资产137个、资产原值共计2.6亿元。
二是精准把脉,实现帮扶资产效益增。克服“重建设、轻管理”等问题,结合落实国家帮扶产业发展“四个一批”要求,以165个经济薄弱村经营性帮扶资产为重点,从产业发展水平、经营管理状况、项目收益情况、联农带农效果、产业发展前景等维度,因地制宜、精准把脉,按照“巩固、升级、盘活、调整”等进行分类,“一案一策”,制定详实、科学、合理的方案,推进全产业链开发、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提升产业服务能力等,切实加强对帮扶资产管理和监督,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确保资产保值增值,发挥长期效益。
三是建章立制,实现帮扶资产监管严。制定《沭阳县加强帮扶项目资产后续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对帮扶项目资产确权登记、运营管护、收益分配和资产处置等,建立帮扶项目资产及时报告制、定期核查制、律师审查制,明确“行业主管—乡镇辖管—村级直管—农户协管”等各负其责的监督管理模式,将帮扶项目资产监管纳入巡察、纪委监委日常监督和审计部门阶段性专项审计范围,同时充分利用全国防返贫信息监测系统和“三资”平台管理进行动态监控,通过线上平台监管和线下资产登记,定时进行大数据比对,实现帮扶项目资产安全运营、管理规范。
下一步,沭阳将继续聚焦改革试点相关要求,按照“四个一批”分类,积极探索贯通资产形成、确权登记、管护运营、收益分配、资产处置等全链条各环节的帮扶资产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规范项目资产管理、创新优化运营模式,推动帮扶资产稳定良性运营、持续产生效益,为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更大力量。(方迪 沈红霞)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