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县医保局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站稳百姓立场,做实医保扶贫,筑牢“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和大病补充保险”“四道保障线”,抓好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的基本医疗保障工作,对标对表强作为,持续巩固促提升,具体做到“五个不含糊”。
一是应保尽保不含糊。全力聚焦“三保障”,扎实开展“三降三控”,着力解决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的基本医疗保险问题。会同财政、扶贫、民政、残联等部门互通扶贫有关数据信息,明确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部分的代缴标准,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衔接,确保低收入人口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应保尽保。
二是牢记10%硬杠子不含糊。聚焦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难题,持续完善低收入人口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和大病补充保险“四道防线”,靶向攻坚医保扶贫难点,稳步提高报销比例,低收入人口基本医保一、二、三级医院起付线分别降至270元、540元、810元,比普通参保患者降低10%;大病保险起付线降至7000元,比普通参保患者降低50%,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报销比例比普通参保患者分别提高5个百分点,基本医保年度报销限额提高至35万元。将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全部纳入医疗救助保障范围,救助比例为70%。
三是实行季度评审不含糊。经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城乡医疗救助对建档立卡低入人口患者住院治疗过程中,个人负担超过10%的费用,该局组织县内专家每季度开展医疗“三合规”检查,经专家评审确认后,必须且合理地由低收入农户大病补充保险予以报销。上半年,已开展专家评审2次,有4860人次经评审存在不合理费用,扣减费用8.4万元,评审后符合大病补充保险的16591人次,予以拨付6012.44万元。
四是加快赔付速度不含糊。一方面,推行“1分钱试错法”,保险公司在赔付前,对所有账号进行“1分钱打款试错”,确认参保人员账号正确后方可打款,确保赔付费用及时汇到参保患者手中。今年以来,已核对账号1370个,发现错误账号99个,及时联系有关人员提供正确账号,改变了以往因账号错误赔付时间较长的情况。另一方面,与保险公司对接,将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费用赔付工作列入头版头条,实行专班负责,提高工作效率,加快赔付速度。
五是确保扶贫效果不含糊。主动对接市医保局信息处理系统,共享数据分析,实施动态监测,随机抽查出院的低收入人口患者医疗费用负担、待遇提高和医保目录外费用占比等情况,强化定点医疗机构服务行为管理,确保每一位低收入人口患者医保待遇落实到位。今年以来,全县低收入人口县域内住院2.58万人次,医疗总费用1.77亿元,累计报销1.61亿元,住院费用个人自付比例9.04%。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